“现在需要留针十分钟。”方言对着康欣和女孩儿说道。
说完方言就开始起了了药方来。
康欣很有学习精神,对着方言问道:
“方大夫,这个留针时间是由什么决定的?”
方言一边写处方一边说道:
“病情,体质,部位,目的,针感,多方位考虑的。”
“一般来说,急性病症如急性扭伤、头痛、胃痛等,留针时间相对较短,通常为20到30分钟。因为急性病症多为实证、热证,邪气较盛,针刺以祛邪为主,留针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正气受损。”
“而慢性病症如风湿性关节炎、失眠、月经不调等,留针时间则较长,在30分钟至1小时甚至更长。”
“这是因为慢性病症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,需要通过长时间留针来激发经气,调节脏腑气血功能,达到扶正祛邪、调理机体平衡的目的。”
“此外体质强壮、气血充足的患者,对针刺的耐受性较好,留针时间可适当延长;而体质虚弱、气血不足的患者,如老年人、儿童或久病体虚者,耐受能力较差,留针时间则应相对缩短,以免引起不适或晕针等不良反应,就像是你女儿这样的,我都尽量缩短时间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