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是品种过于落后了,它这都不是果光苹果,而是很古老的苹果。市场接受不了,顶多就是百姓自己吃还行。优势是产量大,缺点就是太难吃。而且附近不是一个村子,其他村子,也是这种苹果树。别的村里有经管的比较好的,也能卖掉,换点钱,但是东台子村的果树出来的苹果,姥姥不亲舅舅不爱,根本没人要。
三是气候原因,这边普遍会发生春天的倒春寒。而时间正好就是在清明节附近。可是,正是这种苹果的开花期间。倒春寒这件事,基本无解,除非让苹果树延后开花,才能行。要不然,动不动花就被冻死了,或者坏了,结的果子也不太稳定。
一切看命。
命好的时候,倒春寒来的晚一些或者早一些,这样呢成功度过了开花期或者没有开花。才能行。
所以基于种种原因,这苹果林子,基本就是个鸡肋的选择了。
村里本来就穷,穷的连小组长都没人干了。村里都开不开工资,自然不会花心思在没有收益的果树林子上。
但是,虽然说这东西不值钱,不过它是村里的,不值钱就不值钱。可是如果赵廷明给分给个人了,那就不行了。
一定有人跳出来。
其实,这个时候,南方早就分土分地了,但是北方还在摸索着。
至于像东台子村这种更偏僻的村子,这个土地是承包出去,但是也是很少的。多数都是村里的集中土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