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廷明自然不知道后面一年半载的,就下来新的生活方式了,到时候不仅包产到户,更是把土地平分三十年不变。
但是赵大鹅知道。
这会儿土地不值钱,也没人要就是因为很多东西并不稳定,经历了太多次变化,所以这需要个过程。
当然更关键的是,这个时候粮食也好,水果也罢,都特别特别的廉价。
廉价就会导致,老百姓的积极性很低。
其实有时候也不一定真的就和包产到户有特别大的关系。还是看经济效益。
如果种的玉米一直两毛钱一斤,一亩地产量自然就低了。一亩地粮食,卖了还不够出去打工十天八天的,就都出去打工去了。像周育仁那种瓦匠,一天出去二十几块钱,三天挣出来一亩地的收益,所以这地怎么种,产量都上不去。
是后来几年,陆陆续续的粮食开始大涨价,从两三毛钱,到了四五毛,再到了七八毛,翻了三四番,再加上化肥的大力推广,品种更好,才将产量提升的。
所以,对于老百姓来说,什么说辞都没用。有用的是产出的东西值钱,他自己就会种了。
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