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这边种植的黍子比较多,有点类似于南方的糯米。不过黏糯性上,要比糯米好上一大截。口感上很难讲的清楚,各有所爱吧。
程锦溪昨天就用碾子碾了一些黍子,弄成了黄米。也叫大黄米。
变成了面面之后,称之为黄米面。
由于黄米的粘性特别离谱……所以一般都会掺加一些小米或者白面会更好一些,有时候加一些玉米面。
黄米这种黏性,自古以来就特别出名。古代的时候,有的时候会记载着,用黍米砌墙,等到战争的时候,再吃。
足以说明这种东西的粘性,特别离谱的。所以必须加一些别的食物勾兑一下。
蒸豆包这个活,程锦溪年年干,她已经提前发好了黄米面,又加了一些玉米面。一边和面,一边抱怨道:“唉,这以后大鹅要是开个粉碎机的地方,把粮食粉了,多省劲。”
周育仁在灶台旁边烧火,他回答道:“确实推碾子,累的慌。”
昨天周育仁可是推了半天的碾子。碾子夏天的时候,可以用毛驴拉着,但是冬天不太行……
冬天毛驴拉碾子会容易摔着……而且用毛驴干活,毛驴就会多吃好多粮食,所以程锦溪决定让周育仁昨天推碾子去了。
毕竟人反正也得吃饭不是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