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三章万民同祈
惊澜城的晨雾还没散透,城墙上的老兵赵伯就攥着那杆锈迹斑斑的长枪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他盯着东方天际——那里本该浮着橘色的朝阳,此刻却蒙着一层灰黑的浊气,像被邪祟啃过的棉絮,连风里都裹着若有若无的腥气。
“赵伯,您都站俩时辰了。”城墙下,负责送水的少年阿木捧着陶碗跑上来,碗沿还沾着草屑,“城主大人昨天传讯说在噬魂渊开战,您说……楚将军真能回来吗?”
赵伯没回头,目光仍锁着那片灰黑。他袖口的补丁磨得发亮,露出里面一道深可见骨的疤痕——那是十年前蛮族入侵时留下的,当时他眼看就要被马踏成肉泥,是楚惊澜提着银枪冲过来,枪尖挑飞蛮族将领的同时,还把他往身后一护,说“老丈别怕,有我在”。
“会的。”赵伯的声音沙哑,像被砂纸磨过,“楚将军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。”
话音刚落,城中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——不是报时的晨钟,是龙鳞碑所在的祈天台方向,那口沉寂了百年的“镇国钟”,竟自鸣起来。钟声厚重,带着穿透雾气的力量,一下下撞在每个人的心上。
阿木手里的陶碗“哐当”一声砸在地上,水洒了一地。他抬头望去,只见祈天台的方向亮起一道金色的光,那光起初很淡,像烛火,可转眼间就爬上了城墙,顺着砖瓦的缝隙蔓延,最后竟缠上了赵伯手中的长枪——枪身上的锈迹在金光中一点点褪去,露出底下锃亮的铁色。
“这是……”赵伯愣住了,伸手去碰那道金光,指尖传来一阵温暖的触感,像是当年楚惊澜护着他时,手背传来的温度。
与此同时,惊澜城的每个角落都起了异动。
巷尾的李氏正抱着三岁的儿子,把丈夫留下的楚家军令牌贴在胸口。她丈夫去年在噬魂渊外围战死,临死前只托人带回来一句话:“告诉阿娘,我没给楚将军丢脸。”此刻令牌突然发烫,金色的纹路从令牌边缘亮起,顺着她的手腕爬到儿子的脸颊上,孩子原本因邪雾侵扰而泛红的小脸,竟瞬间变得红润起来。
学堂里,先生周砚正给孩子们讲《龙帝传》,书页突然无风自动,翻到记载“万民信仰可镇邪秽”的那一页。字里行间跳出细碎的金光,落在孩子们的笔尖上,原本哭闹着想找爹娘的小丫头,突然停下眼泪,握着笔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龙旗,奶声奶气地喊:“要帮城主姐姐!帮楚将军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