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玄宗听后大怒,脑海里立即冒出一个念头,就是要废掉太子。第二天跟宰相张九龄商议,张九龄马上反对。他说:
这么大的事,皇上你不要乱来,弄得不好后果很严重,太子和鄂王光王等诸王一直未离深宫,日受圣训,大臣们从未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大过,陛下若轻易听信某些人的无稽之谈,草率决定废立之事,势必铸成大错,何况太子乃天下根本,不可轻易动摇,陛下如果一心想废太子,臣绝不奉诏!
唐玄宗这时候虽然被感情左右,但废立太子确实是国家大事,没有宰相认可,他也不能霸王硬上弓。
除了张九龄,力保太子的还有不少大臣,这反而使唐玄宗产生了恐惧:这么多人和太子搞在一起,对皇权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吗?
张九龄退休后,李林甫上位。唐玄宗当初想任命他为宰相时,遭到张九龄的反对,李林甫对他恨之入骨。
李林甫看见武惠妃得宠,便时常在她面前说李瑁的好话,表示要助她一臂之力,“愿护寿王为万岁计”。
这个寿王,也就是武惠妃的儿子李瑁。
武惠妃一看机会到了,于是假传圣旨,告诉太子三人宫中有贼,需要他们前去救驾。三个傻小子毫不怀疑其中有诈,拿起兵器就到宫里去了。
然后武惠妃又向皇帝哭诉道:“太子与鄂王、光王三人谋反,现在都拿着武器进宫了。”
唐玄宗立即派人去看,正好碰到带着武器进宫抓贼的三王,他马上去找李林甫商量,李林甫说这是皇上的家事,臣等外人无权干预,您就照您的意思办吧。
这话可谓阴险之极,因为他明白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,这句看似没有态度的表态,直接把三王推向了断头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