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资翔本能地运转才气,想要反抗,但宋孜理虎目一瞪,厉声道:“你想干什么?你是想试试本官的铡刀锋利不锋利?”
一句话,朱资翔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,耷拉着脑袋,颤声道:“学生不敢,学生不敢!”
几名衙役迅速将枷锁套在朱资翔头上,押着他走进知府衙门。
宋孜理看向林回,苦笑道:“朱资翔也是倒霉,带人闹事却撞上了你。不过,既然堂鼓已响,本官只得按规矩办事。林回,随我进衙堂吧!”
“好。”林回点头,与李一博将马匹交给衙役后,在众差役的护卫下,进入衙门。
与此同时,在知府衙门外的街道拐角处,一道身影悄然离去。
……
衙堂内,知府大人宋孜理端坐于高堂之上,头顶悬挂着“明镜高悬”的匾额,与“正大光明”匾额一样,具有灭文心与诸多妙用。
林回与李一博站在堂中,同知孙大人则在一旁研墨,亲自记录案情。
“林回,你有何冤情,如实禀来。本官查实后,定会还你公道!”宋孜理开口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