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辽斟酌几许,说道:“王公私供粮草于朝廷,虽说是为违令之举,但因其为君侯之亲贵,今君侯治下诸卿多为其子弟。我当下出面扣留粮草,封锁潼关,势必与之冲突。故我恐~”
顿了顿,张辽犹豫说道:“夫人为王公之女,其与君侯恩爱。”
见张辽在政治上的敏感度不高,甚至不知王宏行径已涉及政治立场问题,董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。
董昭整理思绪片刻,说道:“君侯之所以不迎奉天子,实因迎天子于晋,当让君侯深感束缚。而今以形势观之,君侯有效高祖问鼎天下之趋势。今王公供粮于朝廷,则是不明从属。”
“将军受命都护关中,倘若因顾忌王公身份而视若无睹,岂不伤君侯器重之心。殊不知将军能都护关中,除才干出众外,更因被君侯视若宗亲。而今不能节制王公,试问将军以为能否再得君侯器重?”董昭剖析利弊,说道。
张辽受到张虞宠幸,除了资历深,将略突出外,与张虞一直视其为宗亲多有关系。而今张辽不能在关键事情上表明态度,张虞便会因不能深信而轻用。毕竟有些时候,才能是一回事,能否捍卫张虞利益又是一回事。
简而言之,张辽若想继续维持类‘宗将’的地位,必须时刻铭记他的身份,一切以维护张虞政治利益为首要,要不然张虞怎会重用张辽呢?
闻言,张辽如梦初醒,向董昭拜行大礼,说道:“辽一时愚钝,不能知身负职位之重,今多谢董君指点迷津,开我之顿悟!”
“不敢!”
董昭回以礼节,拱手说道:“今以昭粗鄙之见,将军需率兵前往冯翊,扣留郡中粮草,以运往扶风,赈济百姓,并让张都尉封锁潼关。而王公如若阻拦,将军不妨深明利弊劝之。”
“多谢董君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