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虞向袁术敬酒,说道:“虞初入雒阳,被陛下授予校尉,听候蹇硕统率,而闻大将军同受蹇硕都督。虞试问袁君,往后不知如何行事?”
袁术沉吟了下,问道:“济安所言是为何意?”
张虞压低声音,说道:“我见陛下时,陛下曾让虞面见董侯,而我观董侯与蹇硕关系密切。虞虽在边疆,但却有闻近期立太子之事,陛下为此而犹豫。”
见张虞有这般言论,袁术惊奇了下,笑道:“济安不仅知兵势,同晓时局,见识果然不凡。”
顿了顿,袁术问道:“济安既知太子之事,不知济安有何思虑?”
张虞摇了摇头,说道:“虞深受袁君大恩,今立储君之事,自当以袁君之见,从袁公之意。”
为了避免深陷政治风波,张虞不得不为自己披上袁氏门人的身份,自己不主动站队,选择站队袁氏。
袁术眼眸里露出赞许之色,他之所以会帮助张虞,除了张虞能力出众外,更是张虞识趣,在站队问题上不含糊,永远以袁氏意见为主。
袁术喝了口蜜水,说道:“何氏与董氏,是为何氏势力强大,今无需多疑,可从何氏为主,以史侯为储君。然我袁氏不必急于表态,让何氏与董氏多斗上几年,待形势分明之际,再做决定不迟!”
所谓董氏,其实便是刘协以及刘宏。何进位高权重,刘辩之母何氏为皇后,双方立储争执起来,必然是场恶斗。
袁氏四氏三公,不提家主袁隗今转为后将军,袁基、袁绍、袁术同辈三人是为朝中翘楚,皆任两千石高官,且袁术、袁绍两兄弟更手握兵权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