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非君择臣,臣亦择君
公元190年,初平元年,正月。
壶关,度辽将军府。
“据斥候探查,白波贼因被河东诸氏坞堡坚壁所退,今诸部有意向东迁徙,掠上党,与黑山诸贼汇合。”
徐庶汇总斥候所报之内容,站在上党舆图前,用细杆指点形势,说道:“今白波贼汇于杨县、永安、襄陵三县一带就食,若所料不差,贼众应该会跋霍大山,经陭氏县(今山西安泽),涉沁水,入掠上党。”
上党与河东郡之间,有两山一河为阻,河为沁水,其穿太岳山而下,形成河谷地区,而陭氏则坐落于河谷之中。
历史上,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,便是秦国从河东郡出兵,跨越山水险阻,将兵力投送至上党。
当然,秦国东征的道路与白波贼入寇上党的路线不同。因河谷孔道众多,故上党与河东郡的穿行的道路有两条,秦国走南线,即从冀县东进;白波贼走北线,从杨县东掠。
“陭氏县?”
张杨指着舆图,说道:“陭氏县位居河谷之中,泌水穿城而过。今白波欲从陭氏入上党,我军可依沁水、山势之险,以据白波贼。”
“沁水河谷多孔道,唯恐白波贼走别途入上党。”张辽说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