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善!”
张虞点了点头,说道:“令人传令于各部,二月二日在临汾会盟,登台祭祀,共商讨贼方略。”
“诺!”
既是会盟讨贼,自当要撰檄文,焚告于天,让上天见证。毕竟若无正当性理由,以臣子身份而讨天子,岂不是代表张虞此次出兵是造反?
见张虞目光一直在关中舆图上,辛毗问道:“贼军沿大河布置,今敢问君侯,可有进军方略?””
张虞眉头微皱,说道:“自河东入关中,蒲津渡河最为便捷,如今贼兵屯于王城,便是欲阻我从蒲津渡河。大军若想渡过大河,恐需另寻别道。”
在角落默默无闻的赵咨,忽然开口说道:“昔韩信伐河东时,魏王封锁河关,阻韩信渡蒲津。而韩信行声东击西之策,佯以蒲津渡河,实从龙门至河东。仆以为君侯欲渡大河,不如效行韩信之策。”
张虞瞥了眼赵咨,自己当初因赵咨进谏先平关中,再下河北的计策,提拔他为参军。自赵咨出任参军以来,为人倒是低调,很少发表太多见解。今面对叛军封锁蒲津,能说出声东击西之策,军事素养着实不错。
因恐赵咨抢了他的风头,郭图赶忙说道:“声东击西之策可行,但恐李傕、郭汜之流有所防备,君侯欲渡河而胜贼军诸将,不如联络关中义士,里应外合,一举击溃贼军。”
说着,郭图说道:“侍中马宇、故凉州刺史种邵来信,言君侯若率兵西征,其愿为内应。另朱公奉诏入京,可为君侯内应。”
“公则所言有理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