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八十六章会盟诸侯,舍袁投张(二) (5 / 6)

作者:周府 最后更新:2025/9/14 17:31:04
        董昭说完自己一番遭遇,忍不住叹气说道:“君侯昔日所言不假,袁绍外宽内忌,今因昭与君侯往来,及我弟董访之故,便听信谗言,排挤疏远贤士!”

        袁绍在夺取冀州过程中,董昭为袁绍立下诸多功勋。如公孙瓒争夺巨鹿郡时,董昭亲自为袁绍安抚人心;之后出任魏郡太守,招抚黑山贼余孽。

        故董昭为袁绍可谓尽心效力,然因董昭个人关系之故,袁绍选择听信谗言,实在让董昭心寒。之前董昭对张虞的判断不以为然,而今董昭不得不佩服张虞的见解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虞虽得意自己的判断正确,但脸色却是如常,说道:“魏郡为袁绍中枢,其门人、文武皆居邺城。袁绍以宽厚济人,故君以严法治魏,必遭袁绍门吏忌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董昭心有所动,反问道:“不知君侯如何治太原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虞不假思索,说道:“本朝之所以骚乱,在于法纪松弛。故欲兴平天下,在于严法治下,重肃郡县秩序,令恶豪不敢害民,百姓方能安心耕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打击豪强上,以及施行严法上,张虞与钟繇保持一致的态度。唯一区别的态度,便是钟繇希望能以肉刑取代死刑。然因文吏们的意见不统一,故张虞没有批准钟繇以肉刑取代死刑的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张虞为何支持严法,本质在于习惯了严法的士民,下限比较高,一旦减轻刑罚,众人会欢欣鼓舞。而若以松弛之法治下,下限会低,稍微严行律法便会引得士民抱怨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了,这与统治者的思想也有很大区别。袁绍为了让属下为他效力,很少处理属下违法乱纪之事,即便处理了违法乱纪之事,怕也是轻举轻放。

        董昭若有所思,作揖说道:“昭今愿为君侯效力,不知君侯愿收留否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岂敢言收留!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