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之意恐诸将莫知!”郭图思索了下,说道:“故不如令使者巡诸军,阐明新爵之制,以鼓舞诸将士建功!”
“公则从秘书监中拣选机敏之人出使!”张虞道。
“诺!”
贾诩沉吟了下,说道:“陛下,国中仅满君为国公,恐满君受领不安。而诸卿又渴求爵位,故不如于文吏中再择功臣封赏。”
“若欲册封国公,文吏中除丞相外别无他者!”张虞道。
若想进位国公,文吏中适合人选大概仅钟繇、庾嶷两人。钟繇不用多说,负责后勤,料理政务。庾嶷的话,一是追随张虞近二十年,二是统筹军资有功。另外若标准放低些,杜畿勉强能够入选。
至于贾诩、荀攸、郭图三人,因常年追随张虞出征,属于是谋臣类别,尚有出谋划策军功在身侧。但即便如此,若想要进位国公,三人可以说是够呛。
“丞相功勋卓著,陛下出征时,丞相调度辎重以供军需;陛下改制时,丞相调度国中政务。故计功勋至今,陛下欲封丞相,臣以为可行!”贾诩说道。
“丞相为颍川人,颍川旧为大禹会诸侯于钧台之所在,今可拜封丞相为夏国公,享食邑七千户。”张虞指着赵咨,说道:“卿为朕拟诏,务必申明丞相功绩,令世人知之。”
相比今下不好册封的诸将,文臣功绩基本明确了,尤其丞相钟繇。今先册封钟繇,后续等诸将南征灭曹之后,再依功绩一股脑册封文武。
第三百二十七章大、小家之分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