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三百四十九章箪食壶浆(1/3) (1 / 6)

作者:周府 最后更新:2025/9/14 17:31:04
        第三百四十九章箪食壶浆(1/3)

        神武六年,三月。

        得到张虞批准,徐晃、郦嵩二部凑出精兵万人,算上操船水手三千人合计有一万三千人,携带大小船只四百余艘,以糜氏兄弟为向导,出淮水口,沿着海岸线而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在15—16世纪之前,受限于造船术与定位法的不足,中西方航海无不是沿岸航行,或是说逐岛而行,以避免深入不可预知的海洋,及规避深海中的暴风雨。且因不知经纬、难辨星辰,故常白日航行,夜晚停泊海岸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两汉时期,江东与朝鲜半岛之间所开辟出航线,除了横跨渤海是逐岛而行外,余者尽是沿岸航行。

        亦或是古罗马时期,罗马鼎盛时期的疆域囊括地中海,但实际上所有航海活动大多数是在海岸线边缘,及依靠途中的海岛停泊,才敢出海航行。而若盲目深入地中海,照样会出现人船倾覆的现象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张虞在批准偷渡袭击江东方案前,曾为此而犹豫。但幸庞统早有考虑到,在奏疏中指出,糜氏兄弟以海贸、冶盐二业发达,部曲、家丁多识越海法,其中糜芳还亲自航海到过江东。

        见渡海之事准备充分,又有糜氏部曲深谙航海之法,张虞方才批准徐晃、郦嵩的冒险之策。

        倒不是张虞谨慎,而是航海难度非常大。如航海中涉及航道、暗礁、季风、洋流、天象等知识,而这些知识不是一朝一夕能晓得,需要大量尝试积攒下来的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如历史上大航海时期,先发者为西、葡两国,后发为英、荷两国。为何英、荷两国能后来居上?

        关键在于荷兰遣人偷取了葡萄牙花费上百年心血所积攒下来的海图。而即便有海图,荷兰人在前往亚洲途中,照样吃了不少亏。

        今糜氏兄弟二人为向导,唐军一路南下,沿海岸航行,早出晚停,花费约四、五日到了长江口附近海域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