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都过去了
槐树参天,杨柳依依,小树林里乱石堆砌,枯叶满地,腐烂中藏着生生不息的秘密。
穿着白色长袍校服,头戴方巾的学子手捧书籍,正在摇头晃脑的将知识背记进自己的脑海中。鸟鸣林间,水流蜿蜒而过,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,落下时砸起一阵水花。
顺着水流出了树林,眼前一片豁然开朗。砖石交叠的灰色拱桥横跨河面,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小石狮,还有雨水冲刷过后留下的灰腐痕迹。
一片宽大的池塘里,满池荷花浮萍,菏叶随风摇曳,蜻蜓水面轻点,岸边桃树上的果子已经有核桃那么大了,只是颜色还有点泛青。
静宁书院的学生们坐在池塘边,架起画板,正在用大小不一的毛笔将美景挪移到纸张和画布上。御史台的采诗官们或站或坐,或是搬来小凳子坐在他们旁边,潜心求教,认真学习。
不远处房舍林立,学生们结伴而行,遇见授业夫子还会停下来拱手弯腰行礼。性格开朗的还会和夫子打趣两句,师生一起哈哈大笑,一片祥和。这里没有上林苑和国子监的那种上下尊卑明确、师生等级森严的窒息,一切都是那么的轻松惬意。
林济远立在亭子里,穿着一身褐色圆领袍,轻抚胡须,若有所思。
凌晨站在他的旁边,对着正在画画的一名新人采诗官认真指导。三人对面坐着一个长相大众的书院学生,正襟危坐,一动不动,仿佛老僧入定了一般。
“你要先打型,不要跟无头苍蝇一样从头顶画起,这样画出来不准,修改起来也麻烦。你先把脑袋轮廓给他描出来。比方说脸型胖瘦、眉骨高低、嘴的长度和宽度。框架弄好之后,再一点点的定位其他五官,最后再具体刻画、添加细节特征。”
年轻的采诗官点了点头,提起手中的木炭开始在纸上“沙沙”勾勒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