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晃安慰母亲道:“母亲勿忧,孩儿理会得。关君为人厚道,能设身处地,必不会强迫于我。至于日后,如今朝政昏暗,宦官当道,还不知时局如何发展,我一身武力,富贵荣华虽然不好说,保家护民还是可以做到的。”
对关羽若有若无的提醒还是放在了心上,立即悄悄打听里中信奉太平道的情况。
徐晃家属于河东郡,杨县,南乡,大槐里。郡、县、乡、里,便是本朝的行政组织体系。
十里一乡,十乡一县。
县下一般有左乡、右乡、东乡、西乡、南乡、北乡等,大县下的乡有的十几个,甚至接近二十,有的则不到十个。
乡下设里。这個“里”不是长度单位,而是“里巷”的里,“下里巴人”的里。里也有东西南北之设,或者以姓命名,或者以佳字命名。
比如“神君”荀淑住的里叫“西豪里”,因为其有子八人,“并有名称”,时人谓之“八龙”,颖阴令苑康认为五帝之一的颛顼(高阳氏)有才子八人,今荀淑亦有八子,遂改其里为“高阳里”。
亭并不在这套行政体系之内。亭属于治安体系,不主民事,“十里一亭”的里指的是长度单位。一些特殊位置也设置亭,比如“西门亭”、“市亭”等。
也就是说乡官里正的职责是:“掌教化、主赋役、管诉讼、理百姓”。
亭长的职责是:候敌人、捕盗贼、掌治安。所以亭经常跟“亭燧”、“亭障”放在一起。亭一般设于要道之旁。
“主求捕盗贼”的亭长和“掌徼循,禁司奸盗”的乡游徼,并无隶属关系,他们都属于县尉、邮亭掾体系。亭长有亭舍作为办公场所,乡游徼虽带着乡字,其实办公地点是在县中,只是常到乡里巡缴而已。
总而言之,设乡、里是根据人口多寡,设亭则是根据空间距离及道路疏密程度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