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步骤,更加考验技术和胆量。
炮兵老兵们在莫林的指导下,先是将那个结构精巧的手动触发式引信,安装在了105毫米炮弹弹壳的最深处。
然后,他们开始往空心的弹壳里先加了层用于阻隔金属的织物,接着重新填装炸药。
但这一次,他们没有将炸药填满,而是在弹头前方,留出了一个精确计算过的空腔。
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
他们将那个已经完全冷却的铜制锥体,小心翼翼的安装进了弹壳前端的空腔里,锥体的尖端朝内,正对着弹壳底部的炸药。
当最后一个部件被固定好,一枚外形古怪、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的‘炮弹’,就这么诞生了。
它有着105毫米炮弹的粗大弹体,但弹头却是向内凹进去的漏斗。
尾端则有一个机械触发式引信,延展出来的结构固定在了几根被切掉枪头后捆在一起的骑枪上。
莫林看了眼时间,从开始到结束,用时一小时三十分钟。
这倒是符合他印象中,另一个世界的德军工兵,在战场通过类似方法修补火炮的效率......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