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9节-战略阶段
“南正7区0.9位置附近,76艘生物太空母舰改变姿态。”
“南负7区1.1位置附近,11艘生物太空母舰改变姿态。”
“南正6区1位置,生物天体编号1出现异动……”
“南……”
突入“星门”对面的飞舰编队以恒星作为陀螺仪的锚定点,设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将整个空间定义为一个巨大的球形,赤道线为0线,上半球为正,下半球为负,球体划分24个时区,“区”后面的数字为抵达恒星表面的距离,以这样的特殊设定方式为所有的战术单位提供导航定位。
最初投影过去的11座“星门”恰好在正南区一隅,距离恒星约1亿公里,散布在一条看不见的引力环带上,最大距离约15万公里,正好在近恒星的拉格朗日点距离内,承受着炽烈的恒星风暴同时,又能够汲取到磅礴的恒星能量。
生物天体编号1正是编号007的“星门”定位器获取到的第一个坐标,是一颗直径1100公里的天体,表层为生物组织,内部是一枚直径600公里的岩石核心。
编号1还只是一颗较小型的天体,当前观测到最大的生物天体直径约在4000公里左右,比蓝星的卫星月球还要大上一圈,因为可能存在大质量的核心,天体表面甚至存在薄薄的大气层。
像这样的小行星生物天体,环绕在恒星周围至少还有上百颗,彼此轨道非常近,却并不会发生碰撞,与数量众多的生物太空母舰一起,将恒星能量遮蔽的严严实实,如果在更远处眺望恒星,可以发现其亮度至少要比实际情况衰弱了不止一个等级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