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二十八章:天下熙熙攘攘,皆为利来利往 (2 / 5)

作者:一觉睡到下午醒 最后更新:2025/9/20 5:06:49
        后世咸知孟子为“亚圣”,却不知那是元朝加封,而荀子却早在后汉便有了“亚圣”之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天人感应论”始于前汉,但两汉期间“天人感应论”反倒在士人之间的认可程度反倒不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在后汉将“灾异免三公”制度化以后,“天人感应论”损害的就是士人的利益,就连同为今文学派内部都容不下“天人感应论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只有一件事能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团结一致对外的,那一定是怼“天人感应论”的支持者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刘辩的辨经技巧,说白了就是把实打实的利益放在桌案上,借着三公和三公属官、门生故吏的庞大关系网,堵住了大部分人的嘴。

        谁不想在三公上直接干到死?

        作为与杨赐、袁隗和张济三人的利益绑定在一块的士人,谁又会去反对?

        九卿也不会反对,能当上三公的基本上都没多少年的活头,熬死这帮老头就是他们上位了,早晚他们也是受益者。

        天下熙熙攘攘,皆为利来利往,辨经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各家利益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场戏不能只是刘辩一个人唱独角戏,回到席位上坐下的刘辩将目光投向了三公。

        孤承认了你们是天下士人的道德标榜,也保住了你们的三公之位,还在这儿装聋作哑不表态?

        孤请你们吃了两碗的粉,只收你们一碗的钱,怎么,连一碗的钱都不愿意给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