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台之上,刘辩披着一身明晃晃的金甲,身姿挺拔如松,扫视着台下肃立的万千将士。
这一袭金甲若是放在战场上,太过显眼,必然会招致敌方的重点照顾。
但作为天子,又非前线冲杀的斗将,穿着醒目只会提醒正在厮杀的军士,天子就在你们的身后欲要一观勇武。
按着腰间的那柄“元治剑”,听着郑玄念诵那篇以四六骈文为格律书写的讨贼檄文,胸中热血激荡的同时,却也忍不住暗暗吐槽郑玄的写作水平。
论治经,郑玄冠绝天下,但若论写诗作赋的文采,郑玄的作品便远不及陈琳更辉煌大气,甚至于侍中寺的那些年轻小辈,怕也能写得更为激昂飞扬。
檄文诵毕,乐声乍起。
乐师们奏响了乐器,管籥清越,编钟沉浑,身着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色甲胄的舞者应声而出。
舞者左、右手分别执掌干戚、戈矛等不同的兵刃,踏地而舞,兵戈相击,发出铿锵锐响,循着乐曲声而改变脚步,腾挪方位,隐隐间竟散发着几分肃杀之意。
尽管这些人是舞者,面上也涂抹了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色颜料遮蔽了容貌,但依稀能瞧见许多熟悉的面孔,甚至包括了三公与尚书令刘陶这等朝廷重臣!
一众舞者,无不是有几分武力的重臣,起舞时也并非翩翩而舞,动作更非优雅俊美,而是刚武有力。
盖因此非展现文治教化的文舞,而是歌颂武功的武舞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