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最精妙的,便是以水门法。
沿汴渠每十里设一水门,利用多个水门,通过切换引水的水门,可以让一段渠道停止引水,静置沉淀泥沙,然后利用另一段渠道供水,实现不停航清淤的效果。
汴渠的修成,以“河汴分流”的手段,使得黄河泛滥时,河流同时进入黄河主河道与汴渠河道,分散了水流强度,保大汉黄河流域百余年相对安澜。
自汴渠修成后的百余年内,黄河流域洪涝只有一次“河溢决堤”,即因为黄河泛滥而导致的洪涝,余者皆是暴雨所导致的决堤。
不过尽管有着水门制度便于清淤,但后汉这近五六十年都未曾清理过汴渠里的淤泥。
尽管汴渠利用河床落差,使得汴渠内的水流流速大大提升,提升了其冲刷和输送泥沙的能力,从而利用水流自身的力量将大部分泥沙冲入大海,大幅减缓了河床的淤高,但这并不等于河床不会淤高。
若是寻常时候倒也无妨,可一旦遭遇了超过一个月的阴雨天,恐怕就会酿成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。
小冰河期,发生什么灾祸都不算稀奇,譬如刘宏的熹平元年(172年)就发生过入夏以后霖雨七十余日的天气,以至于黄河流域洪涝泛滥,就连洛水都倒灌入雒阳城。
再往前考究数十年,甚至还有黄河流域一连下了百余日的暴雨的诡异气候。
第三百二十三章:此真吾家千里驹也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