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影片上映之后,还引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松动。
所以这部电影,在内地电影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不过这部电影的诞生,可不是一帆风顺,而是一波三折。
1981年,文化部的一位干部偶然看到了一本某抗战名人的自传式回忆录,被书中描述的血战台儿庄的场景深深震撼,
尤其是在台儿庄战役中,中国军民不屈不挠,可歌可泣的一幕,让这位大佬动了心思。
然后这位干部就找到了一位好友,创作出了《血战台儿庄》的剧本,并发表在1983年《八一电影》第4期上。
但这剧本在创作出来之后,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无人问津。
毕竟在八十年代初,人们思想观念虽然与前些年有了不少的变化,但对于过去很多事情的评判,仍不可避免地趋于保守。
一直到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,执导拍摄过《地道战》的杨姓导演,看到了《血战台儿庄》剧本后,才打算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。
但计划报上去以后,八一电影厂的负责人考虑到社会影响,并没有及时作出决定,
甚至后来内地对果军正面抗战已经有所宣传,《人民日报》上也刊载了《台儿庄光照人间》的文章,但他们仍旧犹豫不决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