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.”
郑强不说话了。
一分厂这三年间的发展速度极快,从三百人膨胀到了七八千人,引进了两条海外生产线,
这个过程中除了那些大中专生之外,“火线提拔”的班组长们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,可以说这些年轻而优秀的班组长,是一分厂能够成功的坚固基础。
汽车厂毕竟是一个技术性企业,对于这些基础领导岗位,还是有一定的文化要求的。
虽然世事无绝对,小学文化的人也未必不能成为工程师,但一个需要成百上千优秀技术工人的企业,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“未必”上。
“对不起李厂长,是我想的肤浅了.我去巡考了”
郑强低着头走了。
李野看着他不断的进出几个考场,在某些考生身边驻足,神情不断的落寞下去,也只能无奈的叹息。
郑强是标准的小镇做题家,从小地方考到吉大,然后被大厂长挖到轻汽公司,再然后跳槽进了一分厂,一路靠着知识改变了命运。
所以他太清楚这次考试对现场这些考生的意义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