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大勇回头看了李野一眼,然后不解的道:“如果不一样的话,哥你干嘛上赶着帮他们改革?
现在我们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参观了,咱们自家练成的本事,凭什么教给外人?”
昌北机械公司在改革之后,生产效率和利润率都创了新高,然后港资就不接待不相干的参观团队了,最多也就是直管上级过来吃吃饭,维护维护关系。
这件事李野是知道的,而且也是赞同的。
在这一点上,港资跟内地的分歧很明显,或者说港资那边对于内地的“无私分享”非常不理解。
内地的某个单位一旦有了新技术、新方法,都会向其他国企开放参观,互相帮助。
就比如轻汽公司的前身京城二汽。
当年他们研究出了京城130,然后一机部就要求全国的130以轻汽公司的130为蓝本学习,最终送出去了几十套京城130的生产图纸,这个行为让全国各地拥有了几十家生产130的汽车厂。
有时候李野会想,如果当时京城二汽不向外无私的援助技术,自己独享整个内地轻卡市场,那么他们的产能会提高多少倍?
产能提高了,那么各个相关部门是不是就更重视了?那么他们发展到现在的话,还会是汽车行业里的“弟弟”吗?
李大勇骑着自行车到了昌北机械公司的技术部,一边领着李野进门一边说道:“哥,我们一直在学习ISO标准,但我觉得如果全盘接受他们的所有要求并不太现实,至少对我们来说有难度.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