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2年,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就编写了《光刻掩模版的制造》,1965年科学院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,
70年代,中国科学院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光刻掩模工艺,清大在1980年研制第四代分步式投影光刻机获得成功,光刻精度达到3微米,接近国际主流水平。
而这个时候光刻机巨头ASML还没诞生呢!
可以说,内地在电子和芯片光刻工艺上的研究,其实只灯塔稍晚了一点点,跟日本差不多同时起步,比南棒、海峡对岸早了10年。
但是因为没有市场效益,内地在80年代放弃了电子工业,导致20年的技术积累全部付诸东流,到了1994年,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破产改制,直接卖副食品去了。
后来有人在历史尘埃中反思这些过往,都忍不住的扼腕叹息。
但是李野这番话说完之后,柯老师只思索了两秒钟,就淡淡的道:“说重点,你想得到什么?”
李野暗暗叹息一声,知道自己不管怎么吹牛皮,说的怎么大义凛然,都瞒不过自己这位丈母娘的法眼。
集合攻关高端电子产业固然需要柯老师这个级别的人出面连系、撮合,但李野做事从来都是“四六开”,国家赚六,他自己赚四,
越是到了柯老师这种级别,做事越是谨慎,她总得明白自己的女婿到底要赚什么,才好出面给他拉关系撑腰杆儿吧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