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电视剧版的人物刻画,给李野的印象是立体的,可以让他清楚的把握住角色人设的描写方向,写起来更容易、更精确。
角色人设,是一本里面绕不过去的坎儿,是一本书的灵魂。
李野现在写《潜伏》,写到余则成的时候,脑子里肯定全是孙宏雷的影子,
也许当时他的表演,未必都是按照人物来演的,但毫无疑问的是,他(余则成)是成功的,李野只需要“扒皮”即可。
但如果反过来说,让李野从无到有,在一张白纸上刻画出一个余则成呢?
那么李野就要在脑海中不断的思索,一笔笔的把这个主角人物丰满起来,如果中途出现意外,还要反复不断的修改。
一个是现成扒皮,一个是全新构建,难度何止相差了几倍那么简单?
这也是后世同人类网文更容易上手,但是又不容易突破的原因之一。
比如突然间大火,惹得无数写手竞相扎堆的四合院文,就是典型的代表。
在短视频精准投送的年代,很多读者都看过电视剧的精彩片段,对秦淮茹那勾人的眼神,和傻柱那又精明、又XX的情节片段多多少少都有印象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