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立脑子里将所有事情串联了一下,然后经过他自己知道的东西加以还原,大概是这样的:
在当初日本决定全面侵华前,由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,导致日军精力没法全部放在华夏,一口气将华夏侵略,而是需要四处顾忌。
在37年全面侵略关内后,长时间的精力分散加上左右摇摆,导致日军在华夏的脚步其实并不顺利。
尤其是在武汉会战以后,整个战局就僵持住了。
当初攻打金陵的时候,日本方面本来是一边打,一边想要逼迫国民政府签条约。
在他们看来,只要拿下金陵,那么必然会大大打击华夏的抗日情绪,甚至让国民政府直接投降都不为过!
可打着打着,日本人发现华夏国内抗日情绪越发高涨,四处揭竿而起。
红党组织,各界响应,国民政府或主动或被迫,也从之前的模糊态度转变成了坚决抗日。
到了现在,大有一直和日本死磕下去的样子。
那日本人可就难受了。
关东军放在满洲动不了,其他方面军战果又没那么理想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