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心负责老师的脸松动了一下。
……
标准。
以往来大学生来心理中心做咨询,问题无非是这么几样:学业压力、社交焦虑、情感问题(校园青春版)、父母关系矛盾。
而且这些问题的尺度都不太大。
有大尺度的,也会第一时间转给资深教授或者外面的咨询室。
像是南祝仁经历过的什么一心出轨的、被出轨后想刀人的等等等等,学校里面的咨询师是从来没遇到过的。
再加上中心负责老师虽然也做咨询,但正业依旧是带编制的“老师”,而不是“咨询师”,这导致他虽然人在咨询中心,主业却不是咨询。也因此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咨询上面,面对来访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形成路径依赖。
遇到学生说“学习不好”,就会归纳成学业问题,然后简单粗暴地把以前的干预方案生搬硬套。
从而忽略掉那些被掩盖在学业问题背后的东西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