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倓听得目眩神迷,喃喃道:“铁箍轮......轴承......闻所未闻。”
他本就是木匠爱好者,此刻见到此等新鲜事物,看向李彻的眼神中更是充满了求知欲:
“六哥,这些都是奉国工匠所造?花费几何?”
李彻微微颔首:“工部集天下巧匠,又有奉国大学学者不断改进,自是耗费不菲,然利远大于弊。”
“奉国之富,半在商路,有此路此车,货通南北东西,税赋自然充盈,反哺于路桥车船之营造,由此形成循环。”
这话李倓却只听了个半懂,他的天赋和兴趣显然点在工科上,对商贾之事不通。
又行一段,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,路旁立着清晰的路牌,指向不同方向的城池。
更让李倓惊奇的是,路边每隔一段距离,就有一个小小的石屋,里面似乎有人值守。
“六哥,那些小屋子是做什么的?驿站吗,可驿站也不该如此密集啊?”
李彻早已习惯了这个行走的‘十万个为什么’,耐心解释道:“那是‘养路所’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