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于望族勋贵而言,我等皆是小民,与牛马无异,还不如宝马。如今聚集一处,有工匠三千多人为我等锻造铠甲、矛戟,当披坚执锐征讨四方,理应荡灭宗贼,扫除积弊,使各自余生、子孙能过上太平、殷实的生活。”
赵基坐在台上宣讲自己的理念,也对听讲的吏士做出美好的许诺。
不管他们相信还是质疑,赵基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兑现承诺,让更多的人团聚在自己身边,跟随自己前进。
他讲解之际,卫觊、张瓒等人捉笔记录,都是速记,以后誊抄的时候,他们还要根据语境,以及自身的理解,斟酌用词,用更凝练的方式记录这些。
文字有书写成本在,刻石成本更高。
讲学、辩论之时,肯定会详细阐述、举例子说明,但记录时,都是尽可能的凝练。
以后军队会扩编,赵基不可能再来宣讲维新理念,现在就要整理成册,以便以后的军吏研读、领会。
维新仅仅只是个开始,如果难以维新,那就进行革命。
新莽之乱时,儒士能公然推动舆论迫使皇帝退位、禅让;自桓灵二帝以来,天灾人祸接踵而起,儒士中也开始自我猜疑。
古今两派融合后,彼此斗争减少后,许多人有更多时间来反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