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刻后,裴秀就说:“河北之难处,我也有所听闻。自鞠义死后,河北暂无大将,只能借三郡乌桓之力制衡公孙瓒。期间袁绍矫诏欲拉拢蹋顿,而乌桓各部大人不满蹋顿擅权。得悉袁绍矫诏之事,乌桓内部将生变故。”
这是裴秀的观点,认为袁绍在等乌桓内部矛盾平息。
去年鞠义、刘和与公孙瓒决战失利,公孙瓒立刻就雄起了;而袁绍这里又不得不用粗糙手段处死鞠义、刘和,使得冀州内部军心动摇,也让幽州汉豪强疏远袁绍。
尤其是刘和之死,降低了公孙瓒在幽州人内部的仇恨,反而让鲜于辅、田豫等此前积极要为刘虞复仇的边郡豪杰转变立场,开始对抗袁绍。
内部失去了挑大梁的鞠义,外部公孙瓒势力恢复,这是个很危险的时刻。
偏偏三郡乌桓这里,蹋顿想要将临时首领变成终身首领,只能寻求外部力量支持。
蹋顿从北出击,打了公孙瓒一个措手不及,才将公孙瓒昂扬复起之势压了下去。
否则等公孙瓒与幽州汉胡豪强消解仇恨,重新联合后,那就轮到袁绍难受了。
袁绍看不上曹操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他有成建制的骑军,而曹操没有。
如果袁绍与势力恢复的公孙瓒做对比,那袁绍的那点骑兵,根本不济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