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地而处,曹操大概也不会动手。
曹操是一方面,还有朝廷、吕布;如果自己整顿关中兵后再出虎牢,吕布这里绝对不可能分兵协助,一开始就会严加防备。
还有徐州战场,贾诩并不清楚刘备,贾诩担忧的徐州东线战场崩解,使袁术打出席卷之势。到那个时候,袁绍也跟着掀桌子,那朝廷就毫无价值了。
说到底,贾诩为自己出谋,却选了个朝廷获益最大的立足点。
自己的最初计划,因为相信刘备、徐州人的抗线能力,所以有很高的发挥上限;可贾诩、祖父不清楚刘备的韧性,所以他们看到了他们眼中的下限与风险。
贾诩督促提前开战,更改后的计划,让他们眼中只能考二十五分到八十分的自己,能稳定考个六十五分以上。所以立场没问题,问题出在信息的判断上。
自己了解刘备的韧性,所以原版自己制定的计划,摇骰子能投掷出四十到九十五。
不过即便摇出九十五点又能如何?
每年粮食产量恢复速度摆在那里,己方核心人员发展、壮大都需要时间。
不可能因为一场史诗大胜,就令世人倾倒、拜服。
现在不是秦末乱世,秦末乱世都没经验,按着惯性走,很快就平定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