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东、太原都在恢复造纸,因材料、工艺不同,造出的纸张特性也不同。
利于书写、贮存、绘画的纸张,赵基这里都有。
但还是将纸铺在杜氏后背压了压,然后退了一步,对着杜氏后背喷出均匀水雾,这点水雾根本不够用,只是用来贴合绵纸的。
绵纸贴齐整后,赵基又端来茶水,手拿另一条相对较粗的毛笔,沾水一点点打湿绵纸。
不多时,稍稍有一点扩散的红梅图就被赵基拓印下来。
杜氏擦了后背,也穿好棉袍,才来看图。
红梅图绵纸已被赵基贴在另一张较坚韧的桑麻纸上,杜氏观赏着,开口:“君侯可能题字,这样奴婢日后也可做个纪念。”
“好。”
赵基重新取笔蘸墨,写下‘稷山赵元嗣’五个字,还从桌案印盒里取出六面体金印,将尚书左仆射、汉大司马、并州牧、平阳侯、虎贲中郎将、赵基元嗣都给盖了一遍。
杜氏见上面盖了这么多印,立刻就说:“奴婢想将手臂上的诗也拓印到图卷中。”
“你找别人帮你吧,回去的时候不要受寒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