饱读诗书,世食汉禄的衣冠、寒门、豪强都没有这种觉悟,再指责家贫读书少的赵基……这实在有些不讲道理,过于昏聩。
刘协这点认知、涵养还是有的,只是不理解:“他读书少,怎么会有这样的见识?有这样苟全性命的见识,又怎么会有那样卓越异常的勇气?”
这很矛盾。
伏寿也想不明白,就说:“陛下,人与人是不一样的。就如杨琦说的那样,赵基先天生来就会用兵,这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天赋。或许他本性就是苟全之人,只是武力卓群;也有可能是他不喜名利,不愿受束缚。”
“你说的有些道理,可朕还是看不懂他。”
“休说陛下,就是杨琦也看不懂赵基。就是看懂了,赵彦回来前,杨琦也不敢试探、欺压。”
伏寿言语中对公卿们也不是很尊敬,东迁路上很多事情都是有转机的,但公卿们迟疑难断,反而弄的皇帝、皇后仅以身免,其他多数公卿、郎官还是后来和谈,李傕那里放回来的。
鬼知道这些郎官被俘虏后,被李傕郭汜乱兵逼着做下了什么难堪、不齿的事。
若不是李郭乱兵不敢弑杀天子,带队搜查的军吏故意走错路,刘协他们真的跑不掉。
当赵基还在猜疑公卿百官操守、能力的时候,伏寿则一点都不信任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