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匈奴人斗性不强,赵基就说:“我与右贤王多有讨论,也知塞外寒苦、干旱、暴雨远超往年,而鲜卑凶顽强横,匈奴各部不得已内迁躲避。现在强驱各部出塞,无异于羊入虎口,迫使诸部为鲜卑所有。”
“寻常牧民、奴隶还能受鲜卑人所用,而诸位北投鲜卑,早晚必然见害。”
赵基扭头看去卑:“右贤王,我所言可对?”
去卑如实回答:“诚如侍中所言,东胡容不下我等。”
赵基又问:“如今汉匈相互争杀,男丁寡少,那鲜卑举族入塞时,又该如何?”
去卑沉声回答:“我等妻女将为东胡所有,我等子弟也将沦为东胡奴隶,为东胡牧马。”
其他匈奴人也不反驳这个观点,匈奴内迁是不得已,客观上也的确充当了抵抗鲜卑入塞的屏障。
这些观点迅速立住脚,这些匈奴贵族也松一口气。
在这个大观点下,在共同敌人鲜卑的兵锋前,双方自然可以重拾传承百年的附庸传统。
随即,赵基又说:“自各部内迁以来,相互争斗,荼毒边民,不论汉胡贵贱,多受其害。今日我施展巧计,迫使诸位来此赴宴,就是想立下誓言,拨乱为正,使我等皆能和睦相处,一致对外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