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见这群文人雅士当街侃侃而谈,经过的行人纷纷往这里看来:谈话的内容叫人有些听不懂呢!
虞祭酒等人哪会在意旁人看来的眼光?寒暄过半之后,有人记了起来。
“王和那个狂生呢?”其中一人四顾了一番,奇道,“我记得经在荆州时他比我早两日离开的,当时我还道他怕是我们之中最早到的了。怎的这个时候了,人还未来?”
虞祭酒闻言也有些诧异,他道:“倒是不知还有此事!王和不曾提早来长安啊!”
一旁一个儒士闻言,捋须点头道:“以王和狂傲的性子,若是来了长安,怕是不出现同人辩个几场,引起一番轰动是不可能的!”
此话一出,顿时引来众人的一片附和。
“世南兄既然不曾听闻,那王和当是还未到长安才是!”
虞祭酒点头,刚想说话,便听一道声音自不远处的官道上响起。
“不过是走水路游赏了几日罢了,诸位不必如此惦记!”
人未至声先至,看着道路尽头出现的那辆马车,正寒暄的众人对视了一眼,旋即哄笑了出来。
“王和便是王和,语气这般狂傲的不是他还有哪个?”
随着道路尽头那辆马车渐渐临近,近至跟前时,众人才发现以往跟在王和左右的两个童子这次没有跟来,取而代之的,是一个十五六岁、容貌清秀的少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