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爹想了好久,他决定试一试,怎么卖煤都是卖。
这个法子就算失败了,那也不影响,最后不还是卖煤么?
天亮了,余令穿上了那个大的有些吓人的九品文官的官衣,开始在大雁塔周边有目的的闲逛,准备招人。
因为这里有个黄渠社,也叫做黄渠村。
(pS:明朝时期黄渠头村改名黄渠社,清朝改称黄渠仓,后恢复原名,2010年拆迁。)
等到晌午的时候,余家的大院子里有二十多个汉子蹲在那里呼呼地吃着捞面条,一边吃,一边听余令余大人讲话。
黄渠社有户二百零三户,人口五百六十七人。
这二百零三户里,至少有一百户五十户是附近乡绅的佃户。
剩下的都是村民眼里的“傻瓜”。
因为他们没有把家里的地挂到大户名下,来逃税减税。
而是使劲的在土地里爬,一年到头粮食有一半落在了衙门的手里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