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认识我啊?那知道我盖学校的事吗?”
“听说了,你盖这么大的学校,能有那么多娃儿去识字吗?”
“我们龙湾镇这么大,个个娃儿都去,可能还装不下呢。”
“谁有那么多闲钱送娃儿去识字啊,我们村那娄秀才都还要给人起名写信,不然饭都吃不饱哦。”
“我的学校每位娃儿一年只要一个银元,还会有人送不起吗?”
文贤莺竖起了一根手指,信心满满的和大家说。她是了解过的,柳家店和老营村的私塾,每年收三个银元。而湾尾的学堂,每年收四个银元。她只收一个,想必这些人是不会拒绝的了。
“一个银元,那确实不贵。我要是有婆娘,有娃儿了,那我就送去。”
“你自己不就是大娃儿吗,把自己送去得了。”
“哈哈哈哈,大娃儿收不收?”
“……”
一个银元一年,确实很诱人了。不过这帮人却只是在调侃,没有一个人真正说送娃儿去识字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