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到了这个一个叫琉璃厂的有文化氛围的地方,知道没人查身份的证的谢玉,很容易就混了进去。
等谢玉再出来时,感慨一句经验经历果然不白费。
摸了摸又多出来的十多两散碎银钱,还有两张一百两和三张五十块两的银钱便携银票。
之后又到了一个书市上,找了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书铺。
购置了这个世界特色的,蒙童训、三字经、千字文、声律启蒙、千家诗、古文析义、神童诗、对类,韵诗训,训蒙骈句,笠翁对韵、增广贤文,幼学琼林等等。
毕竟这些才是一个封建古代世界读书人的基础。
之后才是买了一把文士扇,置办齐的笔墨纸砚,一本时文汇编集,一本《国朝翰苑词臣文选》,还有科考主流的朱子集注四书五经。
古代读书确实费钱,虽其中多是二手货,但也花了谢玉一百多两银子,还不好讲价。
最后,书铺掌柜见谢玉买的实在多,才给了一个小折扣,送了几刀用作练习毛笔字用的劣质竹纸。
最后让伙计替谢玉叫了一辆马车,根据谢玉的说法,伙计让马倌送自己到宁荣二府的宁荣街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