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849章 膜拜吧,多炮塔神教! (4 / 5)

作者:大罗罗 最后更新:2025/7/19 6:52:27
        “防护水平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回禀吴王,海龙号采用了核心装甲堡的设计!”徐建寅拆下舰舯装甲模块,动作干脆利落。剖面展示出精妙的三层结构:外层八十毫米锻铁,中层一百二十毫米柚木,内层一百毫米渗碳钢。“总共有三百毫米等效防护!”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,“非核心区削减的装甲重量毕竟海龙号只是一艘1.2万吨的铁甲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错了!”罗耀国满意地笑了起来,“1.2万吨的验证舰可以做到这个程度就很不错了.不过大口径的管退技术,200毫米以上的自紧炮管,还有自动化的供弹系统都要加紧开发。另外,海龙号在长兴岛的江南造船厂分厂开工,摆在2万吨的船坞里,周围遮挡得严实一点。可不能让外人瞧见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海龙”号当然不是未来的主力,但是在海龙号的基础上开发的1.5万吨级、2万吨级、2.5万吨级,甚至3万吨级战列舰,就是太平天国争霸海上的王牌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“海龙”号的技术,属于“过于先进,不便展示”!

        1871年深秋,黄浦江畔。

        礼查饭店顶层套房的英式窗框后,两件灰布长衫凝固成模糊的影子。羊毛围巾紧紧缠住西乡从道的喉结,东乡平八郎的圆框眼镜蒙着白气儿,两人看起来活像是来上海求学的外乡学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三百英尺了!”东乡调整着蔡司望远镜的焦距。镜筒里,对面浦东船台的钢铁巨兽已经渐渐成形了,五处炮座基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西乡的镜片却始终盯着船台上的龙门吊——门型的吊车起了一块巨大的弧形钢板,铆工悬在钢索上锤击,每声脆响都伴随着猩红的火花溅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第五炮座在舯部烟囱后面。”西乡的日语压得比江风还低,“普通的设计向来把烟囱放在舯线位置,他们居然让炮塔挤占排烟空间!”

        江面突然传来汽笛长鸣。一条挂着米字旗的货轮缓缓驶过船台正前方,甲板上几个洋人正忙着架设经纬仪。东乡的镜筒急速转向:“英国人的特务在测量舰体长度!”

        西乡从道则放下了望远镜,嘟哝道:“那个白头发的我认识,是佐世堡船厂的总工,去年在长崎见过。”他冷笑道,“看来太平天国是故意曝光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