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因为已经有人来过了。”林一琳道,“首先零号地铁重新出现机制不再明了,处理局对这些迹象全部都是无法确定具体的。然后,我找到这条线路的施工场地之前就已经有过数次上报处理局,然后处理局下派人进行调查的档案。”
“那处理局得有多糙才能发现不了他们的小动作啊。”
“不需要小动作,只需要一个提前的时间差。”林一琳解释道,“地铁线路的维修工程脉络清晰,一个站点有藏匿不代表整条线都有。”
郑反恍然:“之前的线路。”
林一琳点头:“处理局要调查的相关事件何其多,哪里有通报哪里就下来仔细调查的话人手早就不够用了,这条线路在最初开始维修的时候,就已经有人未雨绸缪,靠着这条线路经过零号地铁的残留痕迹,制造各种障眼法混淆视听,然后一路下来多次上报处理局。
“他们有很多同伙,在地下的网络甚至能一定程度摸清楚近期处理局的人员流动,知道处理局在一定程度之后便不会再严格受理委托了,委托方和被委托方的这种矛盾也是很常见的,接着便下派到事务所,但事务所的调查力度一般更不如处理局。”
“这不需要一直瞒下去,只要争取到时间就足够了。”
“提前知道施工计划,甚至能主动控制施工效率配合计划,并且有多次上报权限的人,就是项目的负责人了。当然团队内部甚至更上层肯定还有其他关联,这就让警方和处理局慢慢去找吧。”
说着,因为长篇大论林一琳清了清嗓子,咽了口唾沫:“我在上零号地铁的时候,结合弗里德以及于浩对地铁的讲解之后才确认了猜想。两种地铁的特征差距太大了。最后我向弗里德索要的是所有零号地铁的出现记录,密传事务所有的可能比处理局还要全吧。”
听完,郑反不由得感慨:“还真是一场大型戏法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