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着话,陈鹤琴已经拿起了样本看了起来,首先是审阅封面设计是否悦目,再看图画是否精美,然后就是内容了。
翻开书本,书上的内容映入眼帘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简体字――经过讨论,简体字已经开始在南洋推广,当然,目前仅仅只是局限在小学低年级,至于高年级和中学则发《手写简体范本》,虽然不做为课业,但是人总是懒惰的,看到容易写的字总会先写这些字,这也是一种推广。
孩子们学简体字,而年龄大的则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识繁写简,进而一步步的普及简体字。一切需要一个过程,十年或者20年,等到最后简体字最终会取代繁体字。
从目录上可以看到。从极其浅显的手的功用到清洁,从走的姿势到从靠右行走,家人到朋友,再到“花好看不可采”,看起来浅显的内容,是在向小学生们灌输简单的规则意识。
然后就陈鹤琴认真的翻看着。
“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。”
“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,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。”
有关守法、纳税、财产和政治等内容是“处世”篇,只是简单直白的言语,只是告诉孩子们一个简单的公理,这些课文在成人看来也是非常基础的社会常识,同样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的必备知识。
从个人修身,再到处世规则,其实,所有的一切都在“规则”之中,看似没有规则,可实际上处处都是规则。
终于翻看了几本《公民读本》之后,陈鹤琴又特意看了看新增加的两篇内容,然后才满意的点点头,说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