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667章 族魂(第一更,求订阅) (2 / 4)

作者:小鱼的命运 最后更新:2025/8/8 12:23:43
        作为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主席,林连玉非常期待这次南洋的访问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林连玉出生于唐山,在厦门长大,但是他说着一口流利的国语,其实,三十多年前,南洋侨界仍然是方言为主,大区域分成粤语、闽南话,但是两者又细分出十几种方言,然后,侨界又以方言地域结成会党,彼此之间种种矛盾层出不穷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北伐成功后,因为从反清直到北伐成功,都有赖侨胞支持,所以新政府对侨务非常重视。

        为加强侨务,政府成立侨民教育委员会,专注侨民教育,通过派遣教师、提供补助等级方式,让始于晚清的东南亚国语教育步入正轨,林连玉就是这样的外派教师,他是27年下南洋执教。得益当地和国内派遣老师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,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,国语已经日益成为东南亚侨胞主流语言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这一点,南洋差不多也是如此,虽然南洋移民来自唐山各省,但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颁布了国语拼音字母,学校也是推行规范化国语教学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过去的一年间,随着唐山形势巨变,马来亚、印尼等地侨校与南洋的联系也日益紧密,毕竟,南洋确实是给真金白银的――早在四年前,在马来亚、印尼、菲律宾、越南等地侨校复校过程中,南洋就主动提供了教科书以及教辅用材,甚至还提资助了一批侨校的复校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正是在不知不觉中,南洋已经取代了唐山,至少在教育输出上,现在东南亚几乎所有的侨校都在使用着南洋提供的教材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今天的氛围和往日不同,在简单的寒喧后,刚一上车,林连玉就有些急切的对王松年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王秘书,南洋不能对马来亚撒手不管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林会长,这是何意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王秘书,自从两年前,马来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,因为局势动荡,殖民当局为了与民解争夺人心,就开始关注干涉华文教育,当局对华文教育的干涉,首先是对华校注册的控制和非难,月前殖民当局颁布《学校注册法令》,学校注册法令多达三十二个大的标题条目,华校注册之繁琐之艰难远甚于过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原本林连玉是打算近期去长安的,既然长安有人过来了,他自然要把这里的困境一一说个清楚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