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见科研更看重流体智力,超过一定的年限科学家的各项综合指标就不足以支撑科研上的创新。
20-30岁,这个年龄恰好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年纪!
而很多时候,很多科学家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?
就是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论之后,受限于流体智力的衰退,导致他们在余生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,或者在自己的理论上进一步研究,从而实现阶梯性的跃进。
人类历史早就证明了一点——天才是有限的,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之人。
但是人类的科技进步,离不开天才的灵光一现,天才具有更强的天赋,具有更强的观察力、计算力、发现力…因此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触发1%的灵光一闪。
可是天才总归是屈指可数的,而且天才的年龄也是有限。甚至就连身体也是。结果直接导致了天才的发现,是一群庸才在那里去继续发展。
“如果霍金在他25岁的时候时候,去研究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,那会给量子力学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?”
李毅安的心里冒出这个念头之后,突然变得有些不可收拾了,因为他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未来,这种未来……充满了无限的可能。
“没错,没错,就是这样,就是这样……”
李毅安有些激动的来回走动着,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,不可预知的未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