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868章 科学教父(第一更,求订阅) (2 / 6)

作者:小鱼的命运 最后更新:2025/8/8 12:23:43
        “不必像美国那样,把雷达装在机背和和机腹的整流罩中,而是用这个圆盘。在机背上装置这个圆盘,它可以相应的转速旋转,这样的圆盘型雷达罩虽然结构复杂一些,但是它搜集的信息更加准确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对于雷达,李毅安并不是一個内行,但是因为系统开启过物理学技能,所以在雷达上,他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对于预警机的结构以及它的未来发展方向,那发言权自然是不容置疑的,毕竟,在另一个世界,大盘子早就已经为世人所共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着试验室里的雷达专家们,李毅安化身成为一个名雷达专家,从把雷达搬到空中,又讲到雷面杂波,其实但凡是工业国,只要解决了地面杂波问题,多少还是有些能力把雷达搬上飞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即便是现在,哪怕就是美军依然没有解决地面杂波问题,这也是为什么,只有海军对预警机感兴趣,并且研究多款预警机的原因,不仅仅只是因为离开了预警机,航母差不多就像瞎子一样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海上的杂波少,不像陆地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地形,到处都是杂波,

    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陆军自然也就对预警机无感了,可是后来出现多普勒雷达,在多普勒域能够与杂波分开,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设计滤波器,消除杂波,还信号一片清新的天地之后,美国空军立即服役了E3望楼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能说,很多东西都是受技术的限制,而李毅安所给予的就是一些技术上指导,或者说是启示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试验室里,化身成为了导师的李毅安,在那里谈着什么相对速度会产生多普勒,然后根据这一特性,来有效的区分目标和杂波,随后又提到了滤波器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李毅安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,和那些雷达成研究人员们讨论着雷达,解答着他们的疑问,尽管他的回答,差不多都是另一个世界最简单的科普资料,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,他们却能够从这些支言片语中得到很多启示,而这样的启示,原本他们可能需要用几年,甚至十年才能够因为长期的研究,或者某一天的灵光一现才会得到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也是李毅安最大价值的体现——作为南洋的科学教父,他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,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启示或者指导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足以带来跨越时代的回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