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个女工愤愤不平地说道,她的眉头紧锁,仿佛能夹住那无形的竞争压力。
“一美元衬衫?怎么会这样呢?”
“因为他们太便宜了,现在有了这么便宜的衬衫。而且花色还那么丰富,有谁还愿意买我们几美元一件的衬衫呢?”
女工们开始围聚在一起,讨论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。她们的话语中充斥着对亚洲廉价纺织品的不满和无奈,仿佛那些一美元衬衫是夺走她们生计的罪魁祸首。
不是仿佛!
而是事实事实上正是那些来自亚洲的,廉价到超过他们想象的“一美元衬衫”。夺走了他们的市场,抢走了她们的工作。
提到“一美元衬衫”的时候,她们的语气中,再也没有了过去那种欢天喜地的神情。
只剩下了满面的愁容,更多的是愤怒。因为她们失业了。
然而,在这激烈的讨论中,一个尴尬的事实却无人提及——那些正在愤慨讨论的女工们,身上穿着的,正是那廉价的一美元衬衫。那些衬衫,衣裙,曾几何时是女人们谈论的中心。他们是那么的廉价,那么的便宜,只需要一块面包的价格,就可以买到一件衬衫。
那个时候她们在为廉价的衣裙而欢呼着。但是现在它们的存在,无疑是对她们自己言论的一种讽刺。
这个场景不仅在新泽西的这家服装工厂内静静上演着,还在其他地方,在无数個服装工厂里上演着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