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正因为是非洲,所以才能够一年三熟,不像我们这里一年只能种一次玉米或者燕麦。而且2000万吨只是初步的估计,这……”
赫鲁晓夫点了点面前的情报说道。
“根据肯尼亚谷物公司的远景报告,考虑到玉米种子改进、化肥使用量的增加,十年后,玉米产量将会增加50%以上,他们每年将会生产3000-3500万吨玉米……”
如果杜长远在这里的话,一定会非常惊讶——因为这份报告是肯尼亚谷物公司的远景规划报告,报告非常详细的罗列土地开发、玉米种植等一系列的工作,不仅如此,还给出了公司的潜力值。
可是现在这份报告,却出现在了克里姆林宫!这能不让他惊讶吗。
“而这些玉米则可以转化成为1000万吨猪肉!我的朋友,1000万吨!平均到每个苏联人的身上,就是50公斤!如果我们可以得到肯尼亚,把那里变成我们的粮仓,那么,一直困扰我们的粮食问题,就将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!”
说到这,赫鲁晓夫显得有些兴奋,他甚至站起身来,一边迈着步子,一边激动的说道。
“到那时,我们的人就再也不会挨饿,再也不用为几块肥肉去排队!”
或许在很多苏俄高层看来,赫鲁晓夫是一个野蛮、粗俗的农民。但是与其它人不关心百姓的餐桌不同的是,这个看上去很粗鲁,直来直往的家伙,一直都很关心百姓餐的,哪怕是在慈父的时代,同样也是如此。
在战后主政乌克兰,负责重建时期间,在预感到乌克兰农业无法完成国家计划时,他第一时间派遣考察小组,小组考察研究后向他提交的报告显示当年的粮食产量可能在180万一360万吨之间。而国家的定额是720万吨。感到事态严重的他,于是指示各部准备一份呈送莫斯科部长会议的文件,文件中要求政府发放粮食定量分配卡,将一部分农产品供应给农村居民,并救济灾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