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务感的培养。
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观点受到了三德子的影响,只不过稍微隐讳一些。在南洋的国民观中有一种“契约论”——国民和国家之间的契约,国家履行国家责任,向国民提供福利保障,而国民则履行国民义务,为国家而出生,为国家而死伤。
人们对义务的理解,构成了南洋的国家观。
在这种“国民义务感”中,所有人都是国家一分子,都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。
现在赫尔曼说出一代人的责任与义务之后,李毅安陷入了沉思之中,他需要思索的问题有很多。
其中一个最核心的问题——就是这种义务感,是否会让南洋走向另一条道路。
比如像三德子一样,走向对外扩张之路。
如果现在是00年代,李毅安会毫不犹豫的鼓吹扩张,鼓吹开拓生存空间,用南洋的枪炮和舰队为南洋争取生存空间。那是最后的弱肉强食的时代,如果抓住机会的话肯定会遗憾终生的。
但是现在是五零年代,大家都用原子弹、氢弹用洲际导弹瞄准着彼此,一旦谁想打破平衡,进行扩张的话,原子弹不一定会用,但是扶持抵抗力量,给你放血还是可以,比如美国于越南,苏联于阿富汗,都不需要亲自下场,只需要费一点点资金就足以让趾高气扬的大国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前者被放血放的不要不要的,就像电影《洛奇》中费城那样。电影中描述的正是七零年代美国——正处于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的时期,贫民区和工业区的生活非常艰苦。人们生活在贫困和不安全的环境中。一场越战,几乎葬送了整个美国。
而苏联于阿富汗呢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