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1009章 新动力,新征程(第四更,求订阅) (4 / 5)

作者:小鱼的命运 最后更新:2025/8/8 18:24:09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尽快完成发动机的定型,毕竟,航空工业公司那边还在等着200发动机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同事们聊着200发动机在应用延伸以及“航发改燃机”的研究,孙承玖在一旁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下一步的重点,应该是进一步增加其推力和寿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确实,孙工说的很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旁的程跃民点头赞同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按照目前的5,也就只能满足军方的需要,毕竟,军方对新型战斗机的飞行寿命要求是10000小时,以200型发动机目前的寿命来说,是无法满足空军全寿命无需换发要求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南洋的战斗机研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李毅安的影响,其中有一项就是对机体飞行寿命有着格外的要求,而使用寿命长也是西方飞机以及其它武器最大的特点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后世一个最典型的谣言就是苏制是世界大战思维——未使用到全寿命阶段便被击落,那么其剩余寿命便被浪费。不如选择制造一些便宜的武器,以较大的数量支撑军队的行动。所以苏制武器寿命明显较短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根本就是一个谣言——本质上是苏联技术太差。从山寨尼恩发动机起,苏联发动机业就一直在致力于提高发动机寿命,从最初的50小时,到后来的200小时,在70年代借鉴j79发动机残骸弄出了af21发动机后,1700小时的寿命,让其一出现就成了苏军的最爱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也正因为其使用寿命低,导致俄制武器使用成本高,一个最典型的例子,米格21战斗机的机体寿命2500小时,虽然制造成本低廉,以每年200小时升空时间算能服役10多年,至于发动寿命也只有300-500小时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