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投资人的询问,张敬业也没有隐瞒,直接回答道。
“目前这种光刻方式的失败率和成本都很高,这是因为胶体本身及其粘附的浮尘微粒,它不仅影响光刻效果,还会对光掩膜造成污染和破坏,并且,伤害效果会随着光刻次数累积,这不仅使每次光刻的良率低下,所以它的成功率只有10%……”
听到只有10%的成品率时,项云飞的眉头挑了挑,并没有说什么,只是反复打量着手中这个集成了近200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。
想了想,他拿起笔写了个纸条,递给一旁的助理,助理接过纸条一看,上面写到。
“出去问一下,南洋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用了多少只晶体管?”
接过纸条后,助理便走出了会议室,片刻后,他就回来了,递交项云飞一根纸条。
接过纸条一看,几个简单的数字就映入项云飞机的视线中。
“z5计算机,800只晶体管,功率300瓦,计算速度108000次,尺寸0.485立方米。”
800个!
如果换成这块集成电路的话,也就是4个半!
只是一瞬间,项云飞就在心里打定了主意。这时张敬业的介绍也到了最后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